创新驱动根本要靠人才,人才的发展要靠人才制度。有了创新的人才制度,才能培育出一批创新的人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大众创业的“业”究竟指的是什么,我认为,它首先指的是就业之“业”,创业即自己创造一份社会工作,自己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其次,创业的“业”指的是产业之“业”和事业之“业”。是创造一个产业,创造一种事业,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的机会。要想创业,首先要有创意,要有点子,有创意、有点子的人叫创客,要把创意、点子变成现实,就需要有一批人来实践,最初是一个团队,可以叫创业团队。目前,关注创业更主要的是关注创业的模式。我今天要谈的创业,除了创造产业、创造事业之外,还有一种创业,即创造一种新的社会职业,从而带动一批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职业经理就是这个新的社会职业,职业经理人就是这个职业的从业人群。
再说万众创新。创业之“创”当然包含了创新。除此之外,创了新的产业、新的事业,需要有从事这个产业和事业的人群,而这些人群要从原来他们所从事的产业和事业中来。他们要适应这个新的产业、新的事业,就需要学习、创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是创新。
一、职业经理人是一个新的社会职业人群
1
职业经理人是什么样的人? 目前,社会上对职业经理人的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
(1)认为职业经理人是特指国外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或者是指国内公司中称“首席执行官”的人;
(2)认为职业经理人就是与企业业主或出资人没有关联关系的独立经理人;
(3)认为职业经理人就是企业从市场上选聘的经理人;
(4)认为职业经理人是指担任企业经理职务时间较长、工作胜任、取得显著业绩并有一定社会声望的人;
(5)认为职业经理人是指具有工商管理专业(或类似专业)学历、学位又担任企业经理职务的人;
(6)认为职业经理人是指被国家授予“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证书”的企业经理人;
(7)认为职业经理人是指被政府部门或社会评比机构授予“职业经理人”荣誉称号的人;
(8)认为职业经理人是指获得社会上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或者是取得这类证书后又担任企业经理职务的人。
中职协认为,职业经理人是具有显著社会职业属性和特征的经理人,是真正实现了“职业化”的经理人,是一个把长期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社会职业选择,与担任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企业经理职务的任职追求相结合的从业人群。职业经理就是这个从业人群的社会职业称谓,这是一个新的职业称谓,但目前在我国的职业分类大典中尚没有列入。
2
我国职业经理人产生的过程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企业经理人逐步开始了职业化的进程。
1993年国家提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
1994年、1995年劳动部、人事部先后印发的《关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的通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提出:“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经职业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由国家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00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印发的《“十五”期间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纲要》提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并取得‘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要纳入企业经理人才市场的测评、推荐范围,作为其任职、上岗的必备条件之一”。
200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
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
从以上的过程可以看出,我国从提倡“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职业经理人员发放“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其任职、上岗的必备条件之一”,逐步发展为“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把职业资格改成了职业资质,把国家评价改为了社会评价。其原因主要是对企业经理人实行任职必备条件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难度很大,难点在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都不适宜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时对职业资格评价仅局限于“学识、技术和能力等要素”,不能满足企业出资人和业主的择人需要,因而,经理人的职业资格制度搞了一阵子,就搞不下去了。
3企业经理人的分类

职业经理人的特征 (1)职业经理人必须是企业的顶层雇员,是企业雇员中的领军人物。他们由公司董事会、独资企业的业主及合伙制企业的普通合伙人直接聘任。
(2)职业经理人是企业高管人员的核心。
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公司的核心高管人员应为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等。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中的高管,应是协助业主主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负责人。
(3)职业经理人是市场可以配置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的高端人才,通过出资人(或出资人的代表)与职业经理人的双向选择,实现择人与求职各自的目标。担任企业经理职务最终要由企业出资人(或出资人的代表)决定。
(4)职业经理人必须是有社会职业身份的经理人,这种职业身份主要体现在,职业经理人要向社会承诺把担任企业经理职务作为一种社会职业选择,并具有职业经理人专业人才市场认可的职业资质。
总之,明晰职业经理人的特征,需要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区别开来;需要把企业经理人与其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区别开来;需要把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经理人区别开来;需要把职业经理人与专业经理人区别开来;需要把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家区别开来。
二、职业经理人是具有新的职业资质的高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评价职业经理人资格,只注重其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要求,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出资人需要的。
1企业出资人选择经理人的着眼点 企业出资人选择经理人有三大着眼点:一是为人要忠诚可靠,足以信任托付;二是工作要称职尽责,能够委以重任;三是聘用关系要融洽稳定,可以和谐相处。这是聘用独立经理人所要考虑的。对聘用职业经理人还应该考虑他是否把担任企业经理职务作为职业选择,这一点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难以把握。中职协应该想办法为企业出资人提供这种服务。
从企业出资人的角度考虑,选择经理人不仅要考虑其才,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德,素质的要求是德才兼备,德为先,才次之。同时,选择经理人还要看其职业经历和职业业绩,这些内容在只评价“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职业资格评价中都没有包括,但却是出资人和人才市场更看重的。
2职业经理人的资质评价的维度和系统 (1)职业经理人的资质评价分为六个维度:职业经历、职业业绩、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知识及技能、职业适配程度。
(2)职业资质评价体系由三个系统组成:职业经理入评人员自我评价系统、职业经理人专门人才市场评价系统、企业出资人评价系统。
职业经历、职业业绩和职业适配程度的评价,主要由职业经理入评人员评价系统和企业出资人评价系统完成。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知识及技能的评价,主要由职业经理人专门人才市场评价系统来完成。
职业素质评价因素的重要性依次是: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知识及技能。人才市场评价系统的三要素评价的层级按不对称原则划分。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需要职业经理人
一个创意、一个点子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或一项事业,都需要由善于组织、协调、管理和有执行能力的人参与其中,才能实现。而组织、协调、管理和执行能力,是职业经理人的特长。发挥他们的特长,有利于促进创业和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需要发挥非公经济的作用。就总体而言,当前民营企业的创业创新更需要职业经理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经济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但时至今日,已经面临着进一步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民营中小企业较多采取的是业主兼经理的经营管理模式。改革开放已经38年了,第一代民营企业的创业者,现在大多已到了事业要交班和寻找继承人的时候了,传统的做法就是“子承父业”。但是,伴随非公经济的发展,我国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可供选择的事业传承人余地较小;同时,创业者的第二代大多数却不愿意担任企业经理这个职务,希望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职业;愿意担任企业经理职务的,有的素质能力很差,不堪重任,这就出现了民营企业事业接班人断档的风险。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也迫切需要提供新的人力资源制度的支撑,这就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知识的职业经理人。
四、职业经理人事业是一个新兴的社会公共事业
职业经理人事业是使企业经理人实现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形成一个新的社会职业人群的社会公共事业。
这个事业的目的是:通过创新一项人力资源社会治理制度,培育和提升职业经理人从业人群的职业素质,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个事业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新的社会职业,培养造就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职业经理人阶层。
这个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建立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经理人队伍;推行建造职业经理人才择人求职公共服务市场体系。
这个事业发展的途径是:走改革创新之路,勇于实践探索,不断推进企业经理人的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以职业化统领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以市场化牵引职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以专业化支撑职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以国际化拓展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逐步创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创建职业经理人队伍和创设职业经理人才择人求职公共服务市场体系,培育中国职业经理人文化,营造职业经理人发挥作用的社会生态环境。
这个事业发展的方法: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才工作建设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汇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充分发挥人才主管部门的牵头作用,发挥中职协作为全国职业经理人行业组织的引领、协同、管理和服务作用,发挥地方职协和有关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从局部试点探索开始,逐步推向全国。
职业经理人是一个新的社会职业,职业经理人队伍是一支助推创业创新的高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职业经理人公共服务市场是使职业经理人实现担任企业经理求职愿望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发展职业经理人事业,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注:洪虎会长在2015中国职业经理人事业发展大会上的演讲)